<body>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(object, attribute, val) { if(window.addEventListener) { 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, false); } else { window.attachEvent('on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); } } </script> <div id=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></div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https://apis.google.com/js/platform.js"></script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gapi.load("gapi.iframes:gapi.iframes.style.bubble", function() { if (gapi.iframes && gapi.iframes.getContext) { gapi.iframes.getContext().openChild({ url: 'https://www.blogger.com/navbar/1677853080949201474?origin\x3dhttp://sylee86.blogspot.com', where: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), id: "navbar-iframe" }); } }); </script>
WHISPER OF SUMMER ♥

又见人间四月天
Saturday, 18 July 2009

从藤井树到人间四月天, 足足花了我一个早上, 还有半个下午. 该做的依然没做, 倒是把自己的心情搞了个180度大转变.

子云兄的博客里提及徐志摩的故事, 好多好多的回亿又涌上心头. 真的真的.

还记得曾经我也有那么一段日子为人间四月天这部剧深深着迷. 只是那个时候我才是个初中生, 最在意的也只不过是要怎么骗妈妈让我出去玩, 最煽情的也只是谁谁暗恋隔壁班的那个小白脸.

所以可想而知, 这戏吸引我的地方, 只有那美仑美奂的英国, 还有穿梭不同年代的拍摄手法. 当然还少不了四位演员. 至今我依然认为黄磊=徐志摩, 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一点, 因为我并没有认为梁朝伟=周瑜.

到了今天, 这段故事还是那么的凄美, 即使已经过了好久好久. 我努力的回忆起一些片段, 重组了一下, 才发现, 我当时真的漏了好多的情节. 故事大概是描写诗人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, 分别是张幼仪, 林徽因和陆小曼. 很多人说张幼仪是责任, 林徽因是真爱, 陆小曼是寄托, 也有人说他只爱过两个女人, 因为他并没有爱过张幼仪. 第二个说法我并不太赞同, 因为他确确实实让她怀过两个小孩, 只是比较不能原谅的是, 他竟然在英国和林徽因相恋的同时让张幼仪怀上第二胎. 尽管后来林徽因的儿子出来澄清说他母亲不曾与徐志摩相恋. 其实这样的才子要是在现代, 又何止只有三个女人, 还不是都口口声声说恋爱是灵感的泉源.

相信大家对徐志摩的认识, 一定是从他那句 "悄悄的我走了, 正如我悄悄的来;我挥一挥衣袖, 不带走一片云彩" (自[再别康桥]). 不过他令我最深刻的一句话, 却是在他决定与张幼仪离婚后说的 :
"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,得之,我幸;不得,我命". 他指的到底是不是林徽因没人知道, 因为她最终选择了梁思成. 而后来徐也遇上了陆小曼, 是舞伴? 是真爱? 抑或真的只是寄托? 这已经不重要了. 因为他到最后是为了去看林徽因的讲座而坠机身亡的.

写到了这里, 我突然有所领悟. 爱情里并没有输赢, 也没有赌注. 把青春拿来当赌注的女人, 即使赢了, 也不过是下半辈子的寄托而已. 幸福, 不要在乎谁赢谁输, 只要珍惜共同享受人间烟火的日子, 就是毫无遗憾了. 我悄悄的告诉自己. 所以, 徐志摩是曾经爱过她们的, 只有这样荡气回肠的故事才能成就他对今日新诗文学的贡献. 我不是林徽因, 也没有她的才气, 但是无疑的她是我最爱的角色, 不是因为周迅, 而是因为敢爱敢恨的角色总是比较讨好的; 我不是林徽因, 所以我不懂她为何没选择徐志摩; 我不是林徽因, 但我期待着.

好想重看这部剧, 有时间的话. 看来我又要沉浸好久好久了.

p/s : 子云兄的外公刚去世, 希望他节哀顺变. 也期待新作品.


SZE YIN posted at 2:35 pm | 0 whispers